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从2007年开始,环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
“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到2012年发布《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文件、2017年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后。
今年,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第三个指导环保装备发展的专项政策文件《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05年》已经发出,《规划》提出了“十四五”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为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行动计划》根据总体目标要求,结合环保装备制造业各细分领域技术装备发展以及我国污染物治理特点,在科技创新、产品供给、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四个方面制定重点工作。
即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补短板”行动、产品供给能力增强“锻长板”行动、产业结构调整“聚优势”行动、发展模式转型“蓄后势”行动。
创新能力补短板
Olympic Winter Games
回顾环保装备发展历程,只有短短的四十余年,而环保装备制造业,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行业产值增长的同时,环保行业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也集中爆发。
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专”,产品结构性短板日益显现,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虽然说,现在国产装备已经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但是在面对严格的环保标准和复合型污染下,相比于以前核心技术的由外引入,再消化吸收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出来,更加反映出技术储备的不足。
这就要求企业做到自主创新,向大而强,小而专的方向走。
从制定的行动计划可以看出,其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其二是推进共性平台建设,加大对创新资源的整合力度。
建立起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创新平台,为技术研发提供支撑,装备制造创新为主,对创新装备的可靠性开展检测分析,支持搭建产品验证平台,为成套装备攻关打基础。
同时鼓励环保装备龙头企业起到带头作用,组建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创新联盟,集中力量解决区域性环境治理热点,难点问题。
其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朝着合作建立创新基地,科技成果产业孵化平台,搭建产品研制的桥梁的方向,优化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